二胡琴皮蟒皮振动机理初探利于选琴和

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 http://www.znlvye.com/

二胡振动机理,上次在《搞懂二胡振动机理利于初学选琴有据》中由琴弦谈到了琴皮。其中谈到了琴皮的鳞格优化音色的作用,并非鳞格越大越好,只有鳞格能产生基音频率f的整数倍的频率(简称倍频)时,对应的鳞格的大小才是最佳的大小。整体的谐音丰富,发音才纯净。

拉奏时弦振引起皮膜的振动

实际上,鳞格的频率f是基频f的倍频时,是包含一系列如2f、3f、4f…的振动频率的,即含有多次谐波。所以有些鳞格较小的二胡,其音色、灵敏度等也不错。从理论上来说,这是当鳞格逐渐变小到某一特定尺寸时,鳞格的固有频率会满足3f、4f、5f…的倍频振动,这同样是和谐的,所以声音纯净。但和较大鳞格相比,缺少了2f,所以频率响应会向高频有所移动。

下面结合蟒皮的生理结构,进一步讨论。

蟒皮的外表分布的鳞格

蟒皮一般可分为三层,第一层是包含鳞格在内的较硬的钙质层,它的外表面就是我们看到的蟒皮花纹。中间层是与胶质凝合一起(或曰长在一起)的纤维层。最下层是蛋白质层,就是从琴筒底部通过音窗看到的白色膜。

较硬的钙质层起主要作用的是那些鳞格,鳞格的重要作用前文已有述及。下面主要谈及纤维层。

蟒蛇不同部位的蟒皮

首先,纤维层里的纤维物质,犹如一条条具有一定拉伸强度、富有韧性、并且被张(拉)紧的“丝弦”,它们在各自的固定位置坚守着,当琴码压迫琴皮振动时,这些“丝弦”必然做出振动响应,当“丝弦”振动频率等于琴弦基音频率f的倍数时,则声音纯净悦耳。另外,纤维层的“丝弦”一般并非长度相等,分布也不是理想的均匀,有的甚至是弯曲的,因而会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,会出现不和谐的振动和声音(杂音)。诸君皆知,蟒蛇腔门上方的蟒皮质地均匀,对于“青壮年”时期的蟒蛇,“丝弦”排列规律性强而均匀。此时,纤维层的绝大部分“丝弦”振动频率,都满足基音频率f的整数倍,即包含了2f、3f、4f…的振动。这正是需要的谐音振动。此时拉琴的声音必然纯净圆润。

综上所述,琴皮的振动很复杂也很奇妙,一般求解需要用到有边界和无边界的“圆膜振动”以及两端固定的“杆的振动”理论,建模型列方程求解。这里仅仅是把曾经求解过的结果拿出来应用而已。其归根结底还是倍频或曰谐频的问题。关于第三层蛋白质,以及二胡“开音”、琴皮的“活性”,琴筒的振动机理,有待后续讨论。谢谢朋友们的点评、鼓励和指导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pinxiangjk.com/afhpz/8005.html


当前时间:


冀ICP备19035881号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