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分享欧middot亨利短篇

断断续续读了快两个礼拜,终于读完26篇欧·亨利的短篇小说。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,年5月版,陈家俊译。

之所以慢,一是因为两个小朋友4月份开始至今,没有几天是两个人都去学校的;还有就是因为26篇中没有几篇是能一遍读下来就能完全明白的,书读太少实在令人捉急。尽管不能完全看懂欧·亨利意味深长的双关,巧妙的铺垫和伏笔,别出心裁的结尾,但那些看不懂并不妨碍欣赏小说中的优美句子,比如层出不穷的比喻句。比喻句的好处,让本体更生动形象、浅显易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。如果运用比喻句的能力有等级的话,欧·亨利就是骨灰级!下面,我将26篇中的部分比喻句归类如下,供欣赏。普通类与高级类。普通的:棕色的头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。(《麦琪的礼物》,P3)面若初绽的桃花。(《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》,P49)双颊上露出自然的红晕,就像破晓前的曙光那般微红。(《没有讲完的故事》,P)普通的不是很多,多的是高级比喻(至少我认为是高级的)。我将高级的再分为三种。1、将动物作为喻体。买进卖出的订单来来去去,快如飞燕。(《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》,P52)老布莱森毫无兴趣地说,就像蜜蜂对醋瓶一样没有兴趣。(《一千美元》,P95)他是搭乘电车上下班的人,是吞了猎物的蟒蛇,是倒下了就躺着不动的大树。(《哈莱姆区的悲剧》,P,以“吞了猎物的蟒蛇”归类)他的样子活像一只前爪拨弄着坚果、后脚着地的地鼠。(《*雀在后》,P)就像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那样无助。(《*雀在后》,P)这个人在旅馆的大厅里来回瞎转悠,就像一只饥饿难耐而又忘记自己把骨头埋在何处的狗一样。(《市*报告》,P)2、将一些熟知的事物作为喻体。声音像奶油一样油腻,眼睛像曼哈顿鸡尾酒里的樱桃一样猩红。(《警察和赞美诗》,P11)每一个词、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像钟表装置一样灵敏准确。(《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》,P52)道路像农夫的犁沟一样笔直地伸展开来。(《命运之路》,P65)他的脸上神采奕奕,容光焕发,就像烧红的炉门一样。(《艺术良心》,P)皮肤白皙,犹如新钢琴上的白色象牙键。(《埋藏的宝藏》,P)杰里像水手在暴风雨中攀爬横索的梯绳一样,摇摇晃晃地爬上了马车上的专座。(《出租马车车夫的故事》,P)那个女佣像猎人发现狐狸时唆使猎狗追逐那样大喊大叫。(《*雀在后》,P)小心翼翼地拎着一个手提包,就像里面装着鸡蛋或者是铁路债券。(《*雀在后》,P)街灯稀稀落落,像是妇女在义卖市场出售的蛋糕上的葡萄干。(《市*报告》,P)她头发的颜色如同二十元*金券背面的颜色。(《夤缘奇遇》,P)罕见得就如用传说中的埃比台米斯的鸟蛋做成的煎蛋饼。(《夤缘奇遇》,P)他的心就会砰砰乱跳,就像调酒器中摇晃着的乳酒一样。(《再配混合酒》,P)脸上的笑容就像格温巴拉海湾的日出一样。(《再配混合酒》,P)3、将一些特定人物、事物作为喻体,有点引经据典的意思。她带着科尼莉亚的神情,拉开和服式的晨衣,像展示着自己的珠宝一样,露出另一处珍藏着的绛紫色瘀伤。(《哈莱姆区的悲剧》,P,科尼莉亚是罗马人心目中妇德的楷模,人们要她显示珠宝时,她叫出两个儿子,说:“这就是我引以为豪的 珠宝。”)只不过服务员的动作像蜗牛爬行那样慢,还像瑞普·凡·温克尔那样脾气温和。(《市*报告》,P,前半句比喻,后半句有点比较的意思,此处按后半句归类,瑞普·凡·温克尔是美国作家华盛顿·欧文《见闻札记》中性格温和、一睡二十年的人物。)把第3种定义为比喻可能会有点勉强,如果你觉得它们不能算比喻,那么就仅当佳句欣赏吧。感觉自己说这话好没水准,哈哈哈~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pinxiangjk.com/afhzz/2916.html


当前时间:


冀ICP备19035881号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