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邦自称是赤帝之子,斩白蛇起义白帝

热播电视剧《风起陇西》可以说是三国版的谍战剧,剧中出现了以白帝、赤帝、烛龙为代号的间谍。

白帝、赤帝、烛龙他们都是谁?蜀魏双方为何会以他们为代号?熟悉《三国演义》的朋友,可能都知道一个典故——白帝城托孤。

白帝城托孤

刘备与东吴大战失败之后,在白帝城病危,他将诸葛亮叫到身边,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,他对诸葛亮说:“你看我这个儿子,如果他是当皇帝的料,你就辅佐他。如果他不是,你就把他废了,自己当皇帝吧”。诸葛亮一听,立马表态:“自己会全力辅佐刘禅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。

王莽

刘备在白帝城托孤,那白帝城又是怎么来的呢?相传在西汉末年,王莽篡汉,他手下的大将公孙述占据四川,四川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人称天府之国,公孙述逐渐有了称帝的想法,他在瞿塘峡附近修建了一座城池,城池修好之后,城中的一口井喷出白雾,白雾宛如一条白龙,直上九霄,公孙述故弄玄虚,自称白帝,将所建城池改名为白帝城。

白帝的另一则故事,则与刘邦有关。相传刘邦做泗水亭长之时,为县里押送一批人去骊山修陵,途中大部分人都跑了,刘邦想少一个人就是死罪,那还不如把所有人都放了,于是他放了所有人。放人之后,他自己也要潜逃,这时候就有一些人要跟随他,结伴而行。

一群人走在路上,这时走在前面的人跑回来说,咱们也换条路吧,前面道中间有一条大蛇!刘邦当时喝了酒,借着酒劲儿冲上去,把白蛇给斩了,一伙人顺利通过。这时刘邦放过的另一群人,也决定回来跟随刘邦,他们走到路口时,发现有一个老太太在哭,于是就上去问,那个老太太就说白帝的儿子化作蟒蛇在路中劫道,被赤帝的儿子拦腰斩断了,说完老太太就消失不见了。两群人会合时,后面的人就将这件事说给众人听,刘邦一听自己是真命天子,于是决定起义。

后来相传被斩杀的白蛇投胎为王莽,因刘邦当初将白蛇从中斩断,所以王莽篡汉,使汉朝从中斩断,东西两汉,各传两百年。

从刘邦斩白蛇起义,到公孙述建白帝城,我们可以看出在汉朝时,白帝、赤帝无论在民间,还是在朝堂,都是比较盛行的。白帝、赤帝、烛龙到底都指的是谁呢?其实,在古代除了白帝、赤帝,还有青帝、*帝、黑帝,并且他们的排列是有一定顺序的,这个顺序是从青帝开始,青帝、赤帝、*帝、白帝、黑帝。

这种顺序来自先天,所以也被称为先天五帝。先天五帝的顺序是按一年五季的顺序排列的,其中青帝对应着春天,赤帝对应着夏天,白帝对应着秋天,黑帝对应着冬天,*帝对应着长夏。按照方位则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中。

五方天帝又分别对应着历史上的圣王,青帝对应伏羲,赤帝对应神农,白帝对应少昊,黑帝对应颛顼,*帝就是*帝。

《风起陇西》我看了几集,现在出现的是白帝,赤帝,未来会不会出现青帝,黑帝,这不好说。如果真有的话,那么按次序应该是青帝是老大,电视剧中另一派的间谍叫烛龙。

烛龙

烛龙这一形象最早出现在《山海经》中,相传他是钟山之神,又名烛九阴,他睁眼为昼,闭目为夜,吹起为冬,呼气为夏,不饮不食不息,身长千里,人面蛇身赤色。上古时候的神大多都是人面蛇身,或者人面龙身,这可能与季节变化有关。

伏羲女娲

古人将季节变化理解为阴阳,阴阳合在一起的形象就是烛龙。阴阳分开的时候,就是五方天帝,其实他们都是时间之神,与历法有关。

白帝、赤帝,都是谁?与烛龙是什么关系?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pinxiangjk.com/afhzz/3876.html


当前时间:


冀ICP备19035881号-21